奇闻异事栏目视频美女
  1. 趣闻
  2. 正文

1972年过春节,老乡请我吃了一顿饺子,我记了一辈子

我叫周子强,是一名老知青,出生在北京一个普通工人家庭,我还有一个哥哥和姐姐。
我哥哥和姐姐高中毕业就进厂当了工人,1970年,国家号召知识青年“上山下乡”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,当时在印染厂工作的父亲,已经托人给我找了一份工作,父母希望我能留在城里工作。
我不想和哥哥姐姐一样,一切都听从父母的安排,于是我放弃了城里的工作,响应国家号召,来到了偏远的陕北农村插队,当了一名知青。
1970年10月,我坐上北京开往陕北的知青专列,我走的时候,父母没有来送我,哥哥姐姐送我上了火车,临走时,哥哥给了我一百块钱,说是父母让给我的,我顿时流下了眼泪。
坐在火车上,我看着窗外的风景,心里忐忑不安,这是我第一次出远门,我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,我只能在心里暗自祈祷,希望一切都顺顺利利。
我们到达陕北甘泉县陈家沟生产队的时候,已经是晚上八点了,老乡在村口已经等了我们很久,从马车上下来,老乡就簇拥过来,替我们搬行李,老乡的热情好客,让我们很是感动。
生产队长赵长明,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很大的院子里,老乡端出了早已准备好的饭菜,赶了一天的路,大家早就饿了,知青也顾不上洗手,拿起热气腾腾的包子,就大口吃了起来。
吃完饭,队长给我们分了宿舍,说是宿舍,其实就是窑洞,我们一共二十五人,五人住一间窑洞,虽然窑洞里面很简陋,只有一个大炕和一张桌子,但是打扫的却很干净,第一次住陕北窑洞,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。
队长安排我们休息了三天,带我们到各生产队转了一下,老乡见到我们都很热情,我们用的生活用品都是由生产队统一发的,我来的时候,带了很多好吃的,我都分给了村里的小孩子。
我们知青有单独的食堂,队长赵长明安排了两名社员给我们做饭,我们每个月可以吃上一顿肉,主食主要以馒头和面条为主,虽然生活条件很艰苦,但是知青没有一人抱怨。
负责给我们做饭的是王彩娥和她母亲,王彩娥长得很漂亮,性格开朗,男知青都喜欢和王彩娥开玩笑,但是这却引起了女知青不满,总是找各种理由为难王彩娥。
有一次我们干完活回来,看到饭还没有做好,大家心里非常不满,女知青李娟故意为难王彩娥,说她偷懒,王彩娥被李娟说哭了,我看不过去,主动站出来替王彩娥解围,帮她一起做饭。
吃完饭,我帮王彩娥打扫了厨房卫生,王彩娥就匆匆忙忙回家了,看到王彩娥慌张的样子,我心里不放心,就跟着王彩娥去了她家。
王彩娥家也是窑洞,但是比我们知青住的窑洞还要破旧,我没有想到,王彩娥家生活会这么困难,王彩娥忙着给母亲煎药,并没有注意到我,突然看到我站在身后,吓了一跳。
王彩娥招呼我进屋,王彩娥母亲躺在床上,看样子病的不轻,为了照顾母亲,王彩娥才耽误了给知青做饭,婶子见我来了,连忙起身跟我打了招呼。
我问婶子为什么不去医院,这样下去会耽误了病情,婶子告诉我,她的病已经很久了,是小时侯落下的病根,吃点药就好了。
通过聊天我才知道,王彩娥父亲在她五岁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了,王彩娥从小和母亲相依为命,我不由得对王彩娥多了几分同情。
从王彩娥家里出来,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,我决定尽我所能帮住王彩娥,我给王彩娥家买了一些生活用品,还给了王彩娥二十块钱,让她给母亲买点营养品,我抽空会到王彩娥家里帮忙干农活。
王彩娥心里很感激我,亲手给我做了一双布鞋,还经常帮我洗衣服,男知青都羡慕我,其实,我一直把王彩娥当成我最好的朋友,对她并没有任何非分之想。
1972年,我来农村插队已经两年时间了,我已经习惯了农村的生活,这年过春节,其他知青都回家了,只有我一个人没有回家,王彩娥知道我没有回家过年,主动邀请我去她家过春节。
第一次去王彩娥家过年,我也没有来得及准备礼物,空手去我又不好意思,刚好队里分了我三斤猪肉,我提着三斤猪肉去了王彩娥家。
王彩娥做饭很好吃,我最喜欢吃她包的饺子,我第一次吃王彩娥包的饺子,还是我刚来插队的时候,那时候我们还不熟悉,因为人多,王彩娥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,所以她只给我们知青包了一次饺子。
王彩娥知道我要来,年夜饭准备的很丰盛,有酒有肉,还有我最喜欢吃的饺子,这顿饭我吃的很开心,吃完饭我和王彩娥一起放鞭炮庆祝新年到来,看着王彩娥开心的样子,我心里对她有了别样的感情,但是我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。
我知道,我和王彩娥这辈子注定是有缘无分,因为我迟早要回城生活,所以从一开始,我就把她当好朋友看待,即使对她有感情,我也只能埋藏在心底。
1973年我接到了回城通知书,临走时,王彩娥送了我一条她亲手织的围巾,回城后,我和王彩娥就断了联系,我们再也没有见过面,她送我的围巾我一直保存着,每当我吃饺子的时候,还是会不由自主想起王彩娥。
猜你喜欢
商品推荐